欢迎来到低碳城,今天是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让低碳离你更近
首页 >> 低碳之声 >> 话题墙
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什么修复生态放到了第一位?

1)生态修复的概念

所谓生态修复,是指重建已损害或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功能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生物、生态、工程的技术和方法,人为地改变和切断生态系统退化的主导因子或过程,调整、配置优化系统内部及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等流动过程和时空次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的潜力尽快成功地恢复到原有乃至更高的水平。相对于单纯的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对已损害或退化生态系统的重建或者恢复,是更为积极的生态保护措施。

2)生态修复的发展过程

20世纪80年代,生态修复受到重视并成为生态学的一个研究分支,如今,生态修复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并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得以实践。在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实践中,围绕着这一概念形成了生态恢复(Ecological Restoration)、生态修复(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生态重建(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生态改建(Ecological Re—newa1)、生态改良(Ecological Reclamation)等多种表述,如欧盟就使用生态恢复的概念,而日本则运用生态修复的概念。这些表述虽然在涵义上有所区别,但是都具有“恢复和发展”的内涵,即借助于外部力量特别是人力使原来受到干扰或者损害的系统恢复后使其可持续发展,并为人类持续利用。生态修复的多种概念表述进入我国之后,我国学者将其统称为生态修复。随着生态问题逐步受到重视,理论界将生态价值上升到了生态资本的高度,将存在于自然界可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自然资产定义为自然资本或者生态资本。世界银行1995年9月曾经从生态资本观出发,提出以“国家财富”或“国家人均资本”为依据度量各国发展的可持续性的方法,将一个国家的财富分解为四部分:一类是已形成的资产或称产出资产,包括机器、厂房、基础设施、水利系统、公路、铁路等;一类是人力资源,也就是人的生产能力所代表的价值;一类是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源、森林以及地下资产等;一类是社会资本,即社会赖以正常运转的制度、组织、文化凝聚力和共有信息等。自然资本(生态资本)的概念进入我国后,被理论界定义为生态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一起,可统称为可持续发展资本。根据我国学者的解释,生态资本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能够直接进人当前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的环境资源,即进人生产过程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吸纳并转化废物的能力;二是满足人类生命需求的各种生态要素及质量,包括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等;三是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状态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有用性;四是自然资源的质量变化和再生量变化即生态潜力。.生态资本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其稀缺性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日益突出,生态资本的存量无法满足人类正常需要,成为制约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瓶颈性因素。人们在力求生态资本的存量不再减少,更进一步开展研究和实践,寻求生态资本存量的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修复成为了生态经济学研究和生态保护工程实践的热点。相对于被动保护现有生态环境免受破坏的相关措施,生态修复的对象是已经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其立意和追求在于通过人的活动恢复生态系统合理的结构、高效的功能与和谐的内部关系,进而保持生态平衡。显然,与单纯的生态环境保护相比较,生态修复是一种更为积极的生态保护。开展生态修复,对生态环境予以积极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但必须指出的是,从生态修复在我国目前的发展实践来看,生态修复工程的公益性远远大于经济性,其产出多是生态经济效益,在短期内看不到太多的经济效益,因此更多的是政府在投入;另一方面,在自然生态没有被破坏之前加以保护的成本相对低廉,而自然生态已被破坏,或者处于正被开发利用的状态,生态修复可能涉及重建、就业安置等经济和社会问题,加之生态修复的技术尚未成熟,导致目前投入较大、成本较高。因此,在全面实施生态修复的同时,还需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的产业化道路。生态修复的产业化前景如何?随着生态价值和生态资本逐步受到重视,生态修复的产业化前景非常乐观。据有关媒体报道,在许多发达国家,河流生态修复已经成为一个新兴产业——2Oo4年美国用于河流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的经费已达数十亿美元;欧盟的欧洲生命计划(Eu—life)中,重要内容之一是河流生态修复。生态修复的产业化,也已经得到了理论界的肯定:我国学者吴季松将生态修复的过程定义为创造第二财富—÷一自然资产的过程,他预测,到2050年,随着世界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循环经济体系的建成,必然带来一批循环型产业的发展,生态修复产业将和旅游业等共同成为世界十大产业之一,生态修复产业在中国将达到和旅游业并驾齐驱的水平。

3)生态修复的途径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目标指引下,因地制宜地探索生态修复和发展生态产业结合的发展路径,使生态修复真正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新途径,进而能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造血”功能。

4)加强相关政策研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生态修复作为迅速发展的新兴事物, 目前政策支持相对滞后.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必然限制生态修复及产业化发展。例如,生态修复属于长期建设,慢工出细活,并且覆盖多个管理和专业领域,各有关部门能否给予长期、持续的倾斜性政策支持,也是影响生态修复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5)探索创新生态修复的投融资机制

目前生态修复的投资者几乎就是政府,这种由政府出资的单一融资模式无疑存在弊端。一方面,生态修复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容易导致财政负担过重;另一方面,政府独立投资运作,使项目相对缺乏灵活性。因此,可以考虑社会资本的介入,通过社会融资方式大量吸收社会资金,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生态修复,推动生态修复高速发展。

6)积极发展生态产业,探索生态修复和发展生态产业结合

引导当地居民从低附加值产业向生态产业和高端旅游业、服务业方向发展,提高当地农民收入,以获取群众支持,使生态修复工程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阅读:1206 1175 0条回答 时间:2020-06-03 15:38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答问题 点此登录
要闻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 个人账号 单位账号
  • 点击刷新 输入图中字母:
《使用协议》/《免责声明》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忘记密码
  • 点击刷新 输入图中字母: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