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低碳城,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让低碳离你更近
首页 >> 低碳之声 >> 新闻库

蓝碳:应对气候变化的海洋方案

发稿时间:2020-08-07 编辑: 来源:

日前,一场聚焦亚太地区蓝碳发展的学术交流活动在山东威海举办,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13个国家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什么是“蓝碳”?近年来为什么有这么多科学家研究蓝碳?它和低碳经济有何联系?我国的蓝碳研发现状又如何?记者采访了与会专家。


海水中的“空气净化器”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的气体成分发生变化,特别是二氧化碳等主要温室气体浓度增加,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大气化学成分的改变又会使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如今,国际社会已将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作为遏制全球变暖的对策,提出一系列减排策略。

 

然而,二氧化碳减排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又会影响经济发展。因此,各国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也在寻找其他更为有效、持久的减排方式。众所周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将二氧化碳吸收并同化。在生态学家眼里,通过增加陆地植物光合作用,尽可能去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一些生态过程将碳储存在生态系统中,不失为一个重要途径。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海洋生物与碳汇团队负责人张永雨介绍,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其容量约是大气碳库的50倍、陆地碳库的20倍。海洋储存了全球约93%的二氧化碳,吸收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产生的约30%的二氧化碳。  


这种由海洋生态系统捕获的碳汇被称为“蓝碳”,它具有储碳量巨大、储碳效率高、碳储存周期长等特点,其中,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等滨海湿地的蓝碳可在海洋中存储千年之久。


鉴于海洋在气候动力学方面的重要意义,以及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科学界对蓝碳的兴趣快速增长,有关蓝碳的研究在全球争相展开。  


200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粮农组织和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联合发布了《蓝碳报告》,确认了海草床、红树林和盐沼等蓝碳生态系统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2010年保护国际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共同发起了“蓝碳倡议”计划,旨在支撑全球蓝碳的科学研究、项目实施和政策制定等,推进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与可持续利用以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的蓝碳行动

我国是海洋大国,有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14000公里的岛屿岸线,发展蓝碳的潜力巨大。广阔的海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扎实的科研条件,也为我国研发蓝碳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科学家对国际蓝碳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在若干方面引领了国际前沿发展方向。”张永雨说,自2008年以来,我国科学家提出的“海洋微型生物碳泵”概念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据此,国际海洋科学研究委员会设立了科学工作组,由我国科学家领衔,成员包括来自美、欧、亚的12个国家的26名科学家,彰显了中国蓝碳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如今人们对蓝碳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除了红树林、盐沼、海草床等看得见摸得着的蓝碳外,近海以及开阔大洋中通过微生物作用形成的可长久储存在海水中的“水体蓝碳”或“惰性溶解有机碳库”作用更加巨大,在调节气候方面至关重要。  


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发起并组建了“全国海洋碳汇联盟”,形成了“产学研政用”的创新联盟,联合全国优势力量探求海洋碳汇过程机制、研发减排增汇之策。


张永雨也是全国海洋碳汇联盟组建者之一。他说,近年来,我国蓝碳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各成员单位积极合作,沿中国近海从北向南覆盖典型海洋环境区域,已建成7个海洋碳汇监测站,为系统深入开展中国近海海洋碳汇研究、开发近海海洋储碳技术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蓝碳生态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平台。  


“目前,我们已经初步摸清了中国海的碳汇状况,海洋碳汇标准化体系建设正不断完善。”张永雨说。


保护海洋生态等于减排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陈光程说:“关于滨海湿地的固碳储碳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了,我国很早就在滨海湿地开展保护和修复工作。随着‘蓝碳’概念的提出,2014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将人类管理下的滨海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纳入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意味着滨海湿地的保护和生态修复进一步上升为履行我国二氧化碳减排承诺的手段之一。”


在陈光程看来,作为减缓气候变化的途径,蓝碳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同等重要。“保护就是减排,减少湿地破坏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修复就意味着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储藏,即增汇。”


近年来,中国的绿色意识与日俱增、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和法律框架也日益完善、政府的减排承诺令人鼓舞,同时中国也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事务中扮演着更加活跃积极的角色。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很多,其中也包括蓝碳。”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工作小组召集人张占海说,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为蓝碳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和政策支持。


当前我国在全国沿海划定海洋生态红线,建设海洋保护区网络,严格控制围填海,通过实施“蓝色海湾整治”“南红北柳”湿地修复、“生态岛礁”等工程,积极恢复滨海湿地和近海生态系统。通过鼓励蓝碳科学研究,建立蓝碳标准体系,促进蓝碳国际合作,提升中国蓝碳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蓝’和‘碳’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将海洋与气候变化这两大全球最受关注的话题有机联系起来,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海洋方案,也为海洋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新视角。”张占海如是说。

要闻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 个人账号 单位账号
  • 点击刷新 输入图中字母:
《使用协议》/《免责声明》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忘记密码
  • 点击刷新 输入图中字母: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