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樊元生做客新华会客厅,并就中国环保产业未来发展指出,技术、资金、市场、政策等方面仍需突破。在探讨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时,樊元生认为,我国环保产业质量有极大提升,具体包括技术、研发能力、集中度、环境服务业发展、互联网+等方面。
樊元生认为,在技术支撑方面,我国目前环境污染有一些难点问题,比如工业企业废水废气治理的问题,流域生态的恢复问题,黑臭水体的治理问题,土壤的修复问题,还有农村环境整治等问题仍有一些技术难点需要攻破,这就需要企业研发。
在资金投入方面,尽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环境保护的投入,但仍不足够应对我国复杂的污染局面;从企业角度看,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也有难度。
市场方面,中国环保产业还缺乏公平竞争,低质低价造成很多好的技术和装备不能应用到环境治理中。
政策方面,我国已经出台了众多优惠政策,但樊元生还希望国家在经济政策角度出台一些有利于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如在税收、费用、价格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
樊元生认为,解决好这几点问题非常重要。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引领下,中国环保产业应该在保卫蓝天行动,饮用水的整治、水源地整治,黑臭水体整治,土壤治理和修复,农村环境整治等方面给予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从地方的层面来看,樊元生称,在中央环保督察的压力下,环保产业应该积极为地方政府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改善地方环境。
樊元生对中国环保企业进一步提出了要研发核心技术,提高创新能力的要求。
樊元生称,中国环保企业的核心技术最好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才能使这个核心技术能够很快地在市场里面做得更有效、更强大。同时,作为一个环保企业,樊元生也希望其能够有综合的环境治理能力。他称,现在地方政府环境治理项目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对一个区域、一个流域的治理,作为环保企业要能够为地方政府做出诊断,同时能够按照流域和区域实施环境的综合整治。
另一方面,环保企业要具备创新的能力。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标准的提高和趋严,需要企业能够及时研发更好的技术,更能够解决问题的装备投入到市场。
此外,樊元生认为,企业要能够把握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与此同时,企业必须做到诚信经营,才能够得到市场认可,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数据来看,樊元生指出,2016年,环保产业营业收入为1.15万亿,2017年这一数字达到1.35万亿,增长了17.4%,从2011年到2017年环保产业的总营业收入增加了2.6倍,平均每年增加24%,环保产业的营业收入和国家GDP比值从0.7%增加到1.6%,环保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率从1.1%增加到2.4%。由此可看出,我国环保产业确实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我国环保企业已经达到近4万家,人数达到300多万人,服务领域从原来的水治理、气治理、渣治理现在已经扩展到环境的资源再生利用、环境服务业、绿色产品、土壤修复、仪器装备等等,基本涵盖了我国目前的治理需求。
在此基础上,樊元生认为,随着环保产业规模和总量的扩大,产业的质量也得到了提升。具体体现在:一是技术稳步提升。企业的自主研发及引进国外消化吸收的同时,我国目前的设备能力和工程能力已经达到了国际环保产业同期水平,国内很多环保装备已经出口到其他国家,环保工程也逐渐走出国门;环境技术、环保设备、环保材料的国产化率已经超过90%。
二是研发能力提升。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统计,2016年环保企业用于环保技术研发的经费占环保产业总营收的2.1%,高于同期工业企业1.2个百分点。
三是集中度提高。过去环保产业多是小、散企业,近年来,通过并购等集中形成了一些大的环保集团,能够更好地提高环境治理的服务,保证治理的质量。樊元生称,现在有120多家环境治理企业已经上市,这些企业通过上市后规范了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提高了经营质量和水平。
四是环境服务业得到了发展。2011年环境服务业占环保产业的45%,到2017年已经占到60%。樊元生介绍,环境服务业里有很重要的一种模式就是通过第三方帮助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营,由于这种服务的运营,可以使环保治理设施稳定达标,确保质量地运行。
五是“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及时获得准确信息,准确找到出现的问题,紧急采取行动使治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得到纠正和解决,这对提高环保产业的质量发展也非常重要。
樊元生还称,最近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开展了团标的制定,就是对市场上还没有的标准,或是要搞创新研发的技术制定团标,他称,通过这个标准可以使环境产业中的一些市场行为更加规范,这也对提高质量是非常有益的。
“近年来国家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在此形势下,环境保护产业已经变成国家的支柱型产业,在环境、经济、政策,在环境管理和环境投资的带动下,环境治理市场的需求迅速得到释放,环保产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樊元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