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斯德哥尔摩+50”利益相关方对话会上的发言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 解振华
2022年4月28日9:30(视频出席)
★
同事们、朋友们:
大家好!
很高兴通过视频方式参加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50周年的活动。50年前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一个里程碑,开启了关于生态环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治理进程。从那一刻起,各国共同努力,将本国利益与全人类和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守望相助、携手前行、合作共赢,从里约三公约、21世纪议程到巴黎协定、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2020年后生多保护框架,多边进程达成了一个又一个的里程碑,为保护我们共同拥有的地球家园做出不懈努力。
按照主办方的建议,我今天就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和中国贡献,与大家分享以下看法。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多边努力从未停歇,绿色低碳转型大趋势不可逆转
1972年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召开的保护环境的会议,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这次大会也是国际社会围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召开的首次多边会议,各方开始讨论气候变化的成因、趋势及可能造成的各种环境、社会、经济乃至政治问题。1979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在日内瓦召开,气候问题开始正式提上国际议事日程。198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PCC于1990年发布第一份气候评估报告,此后不断确认全球气候变化是不争的科学事实。同年12月,第45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成立政府间谈判委员会,正式启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进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边进程先后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德班平台”等一系列成果。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重要里程碑,《巴黎协定》和决定及其实施细则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的框架和原则下,确立了各方2020年后强化气候行动、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合作的目标愿景、制度安排和具体规则。
近年来,尽管国际形势和一些国家的内外政策出现诸多变化,多边主义面临一系列挑战,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经受住了某些国家退群带来的考验,沿着全面落实《公约》和《巴黎协定》的方向持续向前推进。实践充分证明,《巴黎协定》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彰显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中国积极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自斯德哥尔摩大会以来,从建立IPCC、到订立公约、再到达成京都议定书及其第二承诺期、制定巴厘岛路线图、启动德班平台,中方一直积极建设性推动建立一个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在习近平主席的亲自领导和参与下,中国为《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实施作出了历史性、基础性的重要贡献,受到国际社会各方普遍赞誉。
2014年,习近平主席与美国领导人一起宣布中美各自2020年后行动目标,带动全球180多个国家在巴黎大会前提出自主贡献目标。2015年,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法国领导人发表中美、中法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出席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为巴黎大会如期达成协定找到了着陆点。2016年,习近平主席与美国领导人一起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中美参加《巴黎协定》的法律文书,带动《巴黎协定》在达成不到一年快速生效。
2017年,在特朗普总统有意推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全球气候治理进程面临不确定性的挑战的情况下,习近平主席指出:“《巴黎协定》符合全球发展大方向,成果来之不易,应该共同坚守,不能轻言放弃。这是我们对子孙后代必须担负的责任”,稳定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提振了各方信心,推动2018年如期达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为协定的全面有效实施奠定了制度和规则基础。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了中国自主贡献的新举措,2021年4月,在美国举办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宣布推动能源低碳转型、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一系列行动,2021年9月,在第76届联大上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2021年11月,在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召开的世界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书面致辞,提出维护多边共识、聚焦务实行动、加速绿色转型三点重要主张。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在全球面临疫后复苏、低碳转型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主席的重大宣示,再次为全球气候行动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重要示范。
中国始终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派和实践者,将百分之百兑现自己的承诺
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
中国一直采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取得了显著成就。2020年与200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基年)相比,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超4倍、实现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与此同时超额完成对外承诺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48.4%,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7.9亿吨;单位GDP能耗下降了42.6%,1991年以来累计节能量约占全球一半以上;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煤炭占一次能源比重从72%下降到56.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从7.4%提高到15.9%,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约占全球33%,新增量约占全球52%;森林蓄积量达175亿立方米以上,增加约51亿立方米。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0亿千瓦大关,其中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均持续保持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世界一半。
中国已经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正在并还将陆续发布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的实施方案,出台科技、碳汇、财税、金融等保障措施,形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不同,中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单位GDP的能耗物耗较高,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欧盟大体需要60年左右时间,美国要45年,而中国则要力争30年左右实现。在这样短的时间、在这样的国情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将经历一场广泛、深刻、系统性的经济社会变革,但我们有信心和决心落实习近平主席对外宣布的目标。
中国将继续与有关各方在气候变化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日趋严峻紧迫。最新发布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显示,全球平均气温已经较工业化前水平上升了1.1度左右。在气候变化这样的全球性危机挑战面前,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多边主义、合作共赢是世界各国的唯一选择。
当今世界正迎来一场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产业革命和技术变革,主要国家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政策取向大同小异。在各国加速低碳转型的过程中,将会面临一系列共同的困难和挑战。应对困难挑战的出路是,广泛开展务实合作,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
中欧双方领导人在去年第二次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后发表了联合公报,明确双方将加强气候立法、节能和提高能效、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金融、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及氢能等领域合作。中美双方去年4月在上海发表了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10月在格拉斯哥大会期间发表了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联合声明,确定在能源转型、工业和电力脱碳、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和气候韧性农业、低碳可持续城市、绿色低碳交通、甲烷等领域开展对话与合作,并鼓励地方政府、企业、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对话与合作。中方还积极推动金砖国家、基础四国、立场相近发展中国家的协调与合作。同时,中国在多边进程中维护“77国集团+中国”的团结和协调,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诉求,并通过南南合作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2011年以来,中国已累计安排约12亿元用于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与36个发展中国家签署41份气候变化合作文件,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约2000名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中方还积极与有关各方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已邀请来自40多个国家的150多个合作伙伴加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我们愿与有关国家、国际机构到第三国开展合作,帮助这些发展中国家部署清洁、低碳、可在生能源,在满足其能源需求的同时,帮助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同事们、朋友们,
我们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50周年,就是要重温大会精神和初心,坚守并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与合作,落实国际社会已经达成的共识。五十年后再出发,无论国际形势如何风云变幻,无论世界各国面临怎样的困难挑战,中方都将坚持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定力,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与国际社会一道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
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