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双碳”东风,加大光伏电站资产规模成为减碳新风尚。当然,也有“逆行者”——民营光伏电站开发商。
昔日“民营光伏电站一哥”协鑫新能源在半年报中披露,截至2021年上半年,已公告或完成出售共超过5.6GW光伏电站资产,成功实现轻资产转型,流动资金状况已得到显著改善。
截至2021年6月30日,协鑫新能源附属电站总装机容量约为3.041GW。而三年前的2018年,协鑫新能源光伏电站总规模曾高达7.309GW,连续三年仅次于“巨无霸”国家电投,稳守全球第二大光伏发电企业的领先地位。
5.6GW电站“易主”
从高歌猛进到卖“光”回血,是民营光伏电站运营商的艰难写照,更是终端光伏电站开模模式的转型注脚。
时间回溯至2013年,为破解新兴光伏产业原材料、市场“两头在外”的窘境,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并伴随着补贴等一系列细则政策的出台,国内光伏市场正式打开了轰轰烈烈的“黄金十年”。
从2013年19.42GW到2018年的174GW,中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涨幅高达796%。而作为产业链利润较高的环节,光伏电站开发也曾让一众企业“盆钵满盈”。
不过,激增的规模同时织就了补贴困境,高额补贴拖欠及常年高负债运行成了光伏电站开发商特别是民营企业的难以承受之痛,协鑫新能源便是典型缩影。
协鑫新能源2018年中报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协鑫新能源电价补贴应收账款高达60.86亿元。叠加2018年“531”政策的致命一击及向平价时代过渡,协鑫新能源在2018年报指出,加快落实战略转型发展,重点推行“开发转让、建成出售、服务输出”的轻资产经营模式。
从2018年下半年起,协鑫新能源加速光伏电站“出清”。保利协鑫2020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协鑫新能源公布光伏电站出售交易接近2GW,可收回现金约人民币68亿元,并有效缩减负债规模约人民币95亿元;2021年中报进一步透露,截至2021年上半年,协鑫新能源已公告或完成出售共超过5.6GW光伏电站资产。
从交易方来看,追溯至最高级母公司,国家电投、华能、三峡、中核等10家企业“瓜分”协鑫5.6GW光伏电站。
其中,国家电投旗下公司9次交易拿下协鑫超1.3GW电站。一度曾将协鑫新能源收入囊中的华能集团最终调整为收购资产,3次交易收购1.127GW电站。此外,宁波榕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拿下977MW电站,企查查信息显示,该基金背后云南能源投资集团出资占比达49%。
不难看出的是,除了两家投资企业外,其余收购方均为清一色的央国企,这也是协鑫新能源战略转型初的既定战略。协鑫新能源在公告中表示,由于央企及地方国企在融资等方面具备资源优势,自2018年以来,持续加大与央企及地方国企的战略合作,加快现金流入,坚定不移地透过出售光伏发电站推进轻资产战略转型。
下个目标:氢
从财报来看,协鑫的轻资产战略也确实为其带来了生机。协鑫新能源2021年中报显示,上半年实现收入19.2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5300万元,同比增长25%,企业负债率亦恢复至约71%的更稳健水平。
除光伏电站业务外,协鑫新能源打出“氢能鑫世界”的Flag。协鑫能源在财报中表示,全球对氢能的需求增长空间庞大,预期未来十年将是氢能投资与运用落地的关键战略机遇期。
此前的7月28日,协鑫新能源对外公告,已成立氢气能源事业部,积极研究发展氢能及相关产业。并且协鑫新能源与中建投资本管理(天津)有限公司拟合作设立氢能产业投资基金,基金规模合共人民币100亿元,用于投资本公司的氢能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