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低碳学院与低碳城共同打造的“CARBON 100”第六讲讲座于1月31日开讲,在线观看人数达8.3万人,在讨论区有不少低碳小伙伴们积极留言,大家对中德碳中和战略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吕安迪教授在线与网友互动、解答问题。感谢大家的支持和期待!希望“CARBON 100”能继续帮助大家解决有关低碳方面的问题!
本次讲座主讲人为中国国际低碳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德国政府未来能源专家委员会主席、德国明斯特大学教授吕安迪先生,讲座题目为“碳中和:德国战略”。
“
“CARBON 100”是中国国际低碳学院与低碳城共同打造的在低碳经济领域汇聚来自政府、学界、产业界的高层首脑,致力于推动碳达峰和碳中和发展,打破行业、学科、所有制和部门局限,搭建一个通过研究和交流推进多领域融合和协同创新的讲座平台。
”
➜
碳中和目标的来源
参考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14年发布的第五次气候评估报告,IPCC分析了本世纪的不同情形下的气候变化,其中预测如果在本世纪下半叶左右即2070左右实现碳中和,将有三分之二的可能性2100年温度较工业化前的水平升高2℃以下,这个预测就像是“巴黎协定”的上限,即将温度上升控制在2℃以下,如果可能的话1.5℃以下。
这个碳中和目标对于工业化国家就意味着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2℃不仅意味着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还意味着要有负排放。
这个不会消耗过多成本的预测的假设是所有国家立即开始减排、使用统一的碳定价、所有关键技术能够得到并应用。
➜
中德关键能源数据对比
从中国和德国人口经济与能源发展数据图表可以看出中德两国国情大不相同:中国人口与经济体量远远大于德国,但是人均GDP仍落后于德国;在能源发展方面,中国在能源生产、总主要能源供应量、电力消耗、二氧化碳总排放量这些年都是处于上升趋势,而德国的能源生产、总主要能源供应量与二氧化碳总排放量是大幅减少,呈下降趋势,经济发展已经能与能源脱钩。德国目前发电量结构:煤电占1/3、风能20%、光伏8%、核能12%、水能4%、生物质能7%以及天然气15%,而中国煤电仍在65%,煤电占据主导地位。德国已经宣布在2038年去煤,在明年年底核能退出,关闭最后一座核电站。
更多关于德国能源报告可以登陆
http://www.bmwi.de/Redaktion/EN/Artikel/Energy/monitoring-implementation-of-the-energy-reforms.html
结语:感谢吕安迪教授给我们带来如此丰富全面的德国碳中和战略解读,在本次讲座中,吕安迪教授回顾了碳中和目标的起源历史,通过中德关键能源数据对比和德国温室气体排放变化分析,展现了德国的能源发展与碳减排情况,另外非常详细地介绍了德国2050气候保护计划与许多有关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以及德国实现碳中和与能源系统净零转型的措施等等,让我们看到了德国碳减排的雄心与将要面临的阻碍。
欢迎大家登陆“低碳城”探索更多低碳科技与服务,了解碳标签业务,助力您跟随国家趋势进行低碳升级,赢得先机!
碳标签新力量-中国国际低碳学院
中国国际低碳学院由山东财经大学、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德国经济研究院等7家国内外高校和机构共建,培养低碳经济与发展在职管理硕士,与海外高校联合培养低碳经济学术研究生等,每年培育100名低碳领域专业硕士人才;依托全国低碳技术交易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山东低碳城。学院下设五个研究中心,即低碳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系统节能研究与成果转化中心、工业危固废综合利用研究与成果转化中心、碳足迹与碳标签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碳金融与碳管理研究中心。中国国际低碳学院将始终紧跟国家政策方向、紧贴企业及社会需求,硏究行业难点及热点问题,以权威研究为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参与者提供参考,助推低碳经济发展。
中国国际低碳学院的成立,是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学院立志成为“首席气候官”的“黄埔军校”:建立高级低碳管理人才数据,提供国内外形势与政策、气候治理与行动变革、生态审美与领导力素养、低碳价值链管理、系统节能与能源管理等在内的八大模块组成的公开课程,面对碳管理的巨大人才缺口以及碳标签制度建设的人才需求,中国国际低碳学院将汇集低碳领域的精干力量,打造一个低碳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为中国低碳绿色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为碳中和贡献出智慧与力量。
“CARBON 100”开讲期间在低碳城同步播放,同时支持循环回放,小伙伴们可以进入低碳城-低碳学院栏目进行回看。
中国国际低碳学院 CARBON 100
第7讲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
大咖论"碳"
美好的事物都值得被拥有
任何值得拥有的都值得被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