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保护区工作人员与国外保护区及国际生态保护组织工作人员开展联合考察。
长白山是世界少有的“生态博物馆”和“物种基因库”,也是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科研胜地。
1960年,吉林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建立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从此,长白山保护区的自然面貌得到全面保护,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全面展开。1980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长白山保护区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把长白山保护区的神圣使命定位为“致力于为人类服务之自然保护和科学研究”。1986年,国务院批准长白山等20个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长白山保护区的资源保护和科学研究作为保护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展开。
60年来,几代科研保护工作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会聚到长白山,扎根大山、情系三江,奉献青春、矢志不渝,全面开展长白山区域生态学研究,不断开创长白山科研保护事业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十几个科研和教学单位的学者们,是这支“科研联军”的主力。
1979年,中国大地吹响改革开放号角的同时,中国生态学界也迎来一股新流,以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阳含熙教授为首的考察组,决定在长白山北坡、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以及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开展长期深入的多学科综合定位研究,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在二道白河镇正式创建了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生态站的建立标志着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进入新的阶段。
研究初期,条件十分艰苦,但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们不畏艰辛,不惧夏季的蚊虫和数九严寒,风餐露宿,年复一年奋斗在长白山原始森林研究与保护的第一线,按照不同的海拔梯度建立了长期监测标准样地,建立了气象观测站,积累了大量的科研数据,为摸清森林结构、功能及演替规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长白山原始森林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科研支撑。
接下来的数十年,以著名生态学家王战、阳含熙为首的,来自十几个科研和教学单位的近百名学者,根据国家需求和森林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在坚持保护第一的前提下,从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整治的需求出发,综合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森林生长发育的生态学问题,对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量、结构与功能进行了长期、综合的科学研究,并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培训与交流。
科学家们通过对阔叶红松林的基本特征、结构和经营管理措施进行细致研究,提出了合理经营阔叶红松林的具体措施;通过长期监测长白山生物多样性,提出了随机稀释假说,丰富和发展了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理论;通过森林经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解决了森林二类、三类调查和遥感数据融合的难题,实现森林经营管理从林分到景观尺度的转变。这里得出的大量研究成果受到国家和行业的关注与重视。
随着科研条件的不断改善,科学设施的不断完善,目前关于长白山的保护研究有了长足发展。大气本底和生物指标的长期监测已经实现人工与自动相结合,更好地保证了监测数据质量。研究方向由过去结构与更新的调查深入到演替和过程的研究,由定性的线路调查向实验生态的高度攀登。研究的理念也由单纯的自然生态系统研究向“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发展,研究视野从地区向全球变化方向发展,使用的仪器设备逐渐与国际接轨,研究内容也更加契合当代科学前沿、符合国家需要。
多年来,更多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森林生态科研工作者们纷纷加入这个研究队伍,针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与管理、长白山地区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监测、长白山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开展系列研究,同时把科研成果同当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为长白山森林资源保护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在观测、研究、示范、服务方面发挥着科研辅助决策的特殊作用。
60年长白山科研保护事业的发展历程,凝结着广大保护、科研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新时代,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是长白山科研保护事业科学发展的有力支撑。广大科研工作者也将结合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科研攻关、广泛深入的院地合作等措施,为长白山生态保护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