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低碳城,今天是2025年01月22日 星期三 让低碳离你更近
低碳学院 > CARBON 100
给大熊猫搭“鹊桥
2021-12-14 浏览:33560人
分享至:

受人类活动影响,大熊猫野外种群被分割成33个局域种群,其中24个种群存在生存风险

建多条大熊猫走廊带,将如同“孤岛”的碎片化栖息地串连起来

公路铁路绕道修,让大熊猫在走廊带自在“走亲访友”

近年来

四川省范围内投入资金3.74亿元

实施了6条大熊猫走廊带建设

完成廊道区域植被修复68平方公里

为了大熊猫走廊

黄金旅游通道改道,公路主动“钻进”大山避让大熊猫

重大工程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等多个隧道为避开大熊猫栖息地拐弯,增加了20%的建设量

穿上厚厚的棉袄,提上一壶开水,带上锄头等工具,12月3日上午,陶伯山和同事们又一次登上海拔2000多米的土地岭山顶,察看这片9月种下的100亩箭竹林有无被野兽践踏,或被大风吹倒。

为何在这山顶上,栽这么大一片竹林?“这是我们为往来穿行的野生大熊猫准备的食物。”这位大熊猫国家公园阿坝管理分局茂县管理总站负责人,水平伸出右手食指,随身体微转,划出一个扇形,“这一片就是大熊猫走廊带,专门为大熊猫交流而修的‘鹊桥’。”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内,“鹊桥”不止这一条。

受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大熊猫栖息地严重“破碎化”,大熊猫种群被割裂成多个小种群,其间缺少便捷的交流通道,好似生活在一个个“孤岛”之中,对其繁衍生息造成阻碍。

为破解这一难题,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大熊猫走廊带,用一座座“鹊桥”将这些“孤岛”连接起来,修复野生大熊猫“破碎”的家园,为其创造更好的生存生活条件。

1.jpg

黄土梁大熊猫走廊带。受访者供图

A为何搭“鹊桥”?

栖息地“破碎化”严重,搭“鹊桥”让“孤岛”上的大熊猫可以交流繁衍

“一个大熊猫种群若要长期存活,其种群数量至少需要维持在40只左右。”四川省大熊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志松说,经各界人士数十年的努力,大熊猫已从“濒危”转为“易危”,但栖息地“破碎化”问题仍长期存在。仅岷山一带,大熊猫数量少于10只的小种群就有十多个。

近年来,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等进一步加剧了栖息地的“破碎化”,导致大熊猫野外种群被分割成33个局域种群,其中24个种群存在生存风险。比如,“5·12”汶川特大地震对九顶山小种群栖息地的损毁极为严重。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大熊猫九顶山小种群仅有35只,其生活半径在收缩。

再比如,拖乌山是连接小相岭山系“公益海”和“石灰窑”两个大熊猫局域种群的关键。资料显示,该区域大熊猫种群已大幅度下降,专家认为,如果缺乏基因交流或外来个体补充,这里的种群在80年内会趋于灭绝。长期来看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有可能一些很小的种群内部会近亲繁殖,或者因为一次自然灾害、一次疾病而永远消失。最直接、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建立一个大熊猫的走廊带,让这些“孤岛”上的大熊猫可以进行交流。

2016年12月,《四川大熊猫走廊带建设规划》制定出台,结合社会条件、自然条件、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因素,规划确定了13条大熊猫走廊带,分布在岷山山系北区、岷山山系南区、邛崃山山系区和相岭-凉山山系区。

茫茫林海,如何确定这些“鹊桥”的位置?杨志松说,首先,研究人员要根据长期野外监测数据,评估大熊猫栖息地质量,确定栖息地斑块。然后,分析干扰动物穿越的因子,比如拖乌山,就要分析国道108线沿线以及天然林采伐、放牧、挖药等人类活动。最后确定走廊带的位置。

为了给拖乌山大熊猫走廊带的建设提供有效数据支撑和建议,研究人员布设了102台红外相机进行长期监测。结果表明,放牧是最严重的人为干扰因素,占比达89.7%。其中,黄牛和羊的干扰来自石棉县;牦牛和马的干扰主要来自冕宁县;干扰集中在走廊带的西北部,7月和11月最严重。这些监测结果为走廊带建设和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2.jpg

黄土梁大熊猫走廊带,工作人员正在检查红外相机。受访者供图

B“鹊桥”怎么搭?

人类“让路”,沿走廊种下箭竹,让大熊猫一路安心“逛吃”

走廊带怎么建?《规划》明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植被恢复和保育、管理能力建设、监测科研及信息化建设、宣教能力建设和社区发展建设等6个方面,具体建设主要由保护区和走廊带所在地实施。

土地岭大熊猫走廊带,是大熊猫岷山山系两大种群和野生动物交流的唯一生命走廊。上世纪50年代以来,茂县至北川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等人为活动频繁,致使该区域低海拔的原始阔叶林带被农耕地替代,给野生动物交流带来障碍。

近年来,以土地岭为中心的一条宽2至4公里、长23公里的“人”字形大熊猫走廊带逐步建成,大熊猫栖息地连成一片。在我国生态学家、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印开蒲等人奔走呼号下,当地政府废弃了一条山顶的公路,重新在山腰修建了一条隧道。“减少人类活动的同时,还要把当地生态改造成大熊猫‘宜居’状态。”印开蒲告诉记者,比如间伐密不透风的人工油松林,栽种竹子、浆果,模拟原来的针阔混交林环境。

2018年,土地岭建设了野外监测系统,总投资约480万元,对茂县土地岭大熊猫走廊、栖息地实行24小时不间断无障碍监控,对大熊猫栖息地中的动物迁移、活动、繁衍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同样为大熊猫“让路”的,还有长约30公里、平均海拔3000余米的黄土梁走廊带,位于四川省九寨沟县、平武县、青川县和甘肃省文县之间,四周有近10个和大熊猫有关的保护区。一条成都、绵阳前往九寨沟景区的黄金旅游通道也因此改道,公路主动“钻进”隧道避让大熊猫,为岷山北部的大熊猫迁移留下珍贵的生命廊道。

在大熊猫走廊带附近建设的一些重大工程,也采取了迂回避让措施。“成兰铁路穿越岷山,我们设计避开大熊猫的栖息地,跃龙门隧道等多个隧道为此拐弯,增加了20%的建设量。”设计单位中铁二院成兰铁路项目经理周跃峰说,毗邻大熊猫国家公园九顶山片区的跃龙门隧道出口特地设置了声、视屏障,最大限度减少对动物的惊扰。

“一窝箭竹用2公斤牛羊粪。”在黄土梁走廊带,当地特别从松潘、若尔盖等地购买了2200多吨牛羊粪,聘请当地村民种下30万株箭竹。“管护人员林间巡逻时,可以对箭竹进行持续管护。”阿坝州九寨沟县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张泽说,“今后,大熊猫就可以在这条廊道上边走边吃。”

3.jpg

这是大熊猫国家公园阿坝管理分局茂县管理总站在土地岭大熊猫走廊带安装的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野生大熊猫影像(10月25日摄)。 新华社发

C“鹊桥”有效果吗?

野生大熊猫身影被频频拍到,红外相机还捕捉到大熊猫的“百里长袭”

“拍到了,大熊猫!”12月2日,绵阳市平武县涪林源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禹震,将前不久取回的红外相机数据卡导入办公室电脑,盯着电脑大屏幕,认真寻找资料中大熊猫的身影。该公司前身为平武伐木厂,天然林禁伐后,伐木工成了护林员。“我们在黄土梁走廊带安装了100套红外相机,全天候监控,目前已拍摄到大熊猫6次。”禹震激动地说。

激动的还有平武县林业局局长蒋仕伟,他对黄土梁走廊带大熊猫“百里长袭”的故事津津乐道。2019年7月27日,来自浙江省台州学院的科研团队,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拍摄到1只野生大熊猫视频影像。5天后,另一组科研团队在相距数十公里外的九寨沟勿角片区,再次捕捉到这只大熊猫的身影。

“短短几天跑这么远,可见走廊带通畅,沿途食物充足。”蒋仕伟说,随着多年来保护项目的推进,走廊带植被的恢复,保护措施的落实,走廊带的功能逐步发挥。监测发现,近年来黄土梁走廊带野生大熊猫活动日趋频繁,在部分地段活动时长大幅增加,与此同时,大熊猫伞护的其他物种也纷纷“出镜”。

不止黄土梁走廊带。近年来,四川省范围内投入资金3.74亿元,实施了6条大熊猫交流廊道建设,完成廊道区域植被修复68平方公里。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问题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为大熊猫小种群交流、避免灭绝风险创造了有利条件。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研教处副处长古晓东说,建设大熊猫走廊带,其保护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大熊猫一个物种,同时也能为同域野生动物和植物提供种群交流的通道,对这个区域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令大熊猫保护工作者欣慰的是,目前规划的大熊猫走廊带,均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之内,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本身就要求减少人类活动,以保护修复大熊猫栖息地。在专家看来,大熊猫走廊带建设并非三五年甚至一二十年之功,而是一项永续工程,成效会逐步显现。“走廊带建设初期,先锋物种先来。比如,植物方面可能先是草再是灌丛,紧接着可能是森林的出现。伴随而来的动物,可能先来昆虫、小型兽类,再来中大型兽类。”古晓东说,生态环境的变化带来了物种的变化。

名词解释

野生动物走廊带

又称为野生动物廊道,它能有效减少生境破碎化带来的影响,提高种群或者局域种群的稳定性和遗传多样性,降低破碎化栖息地物种的灭绝风险。当前,生态学家和保护生物学家普遍将野生动物走廊带作为一种重要手段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要闻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 个人账号 单位账号
  • 点击刷新 输入图中字母:
《使用协议》/《免责声明》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忘记密码
  • 点击刷新 输入图中字母: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