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大象日”。这一环保节日设立于2012年,旨在引发公众关注非洲象和亚洲象的生存处境,并呼吁加强对大象的保护。
目前,世界上仅存三种大象:非洲草原象、非洲森林象和亚洲象。非洲象数量约为40万头,而亚洲象仅存约5万头,物种状况比非洲象更加濒危。
说到大象的生存处境和面临的威胁,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盗猎。对于非洲象来说,盗猎的确是多年以来其面临的最严重的生存威胁;但是对于分布在人口稠密的亚洲大陆的亚洲象来说,它们面临的最大生存威胁是栖息地丧失,其次才是盗猎。
在今年的世界大象日,绿色和平与守林动画制作了一组关于亚洲象的动态海报,希望跟你分享,关于亚洲象这个濒危的大家伙的几件小事。
从古到今,亚洲象破碎的家园
亚洲象现今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13个国家的热带森林地带,在中国境内目前仅存300头左右。
早在公元前1000年,中国就出现了古人驯服野象用于生产、运输甚至战斗等活动的记载。之后的2000多年间,人类农耕的急速扩张带来森林的急剧减少,以及对大象的驱赶和屠杀,这使得亚洲象的分布区急剧压缩且数量大量减少。
然而历史上,亚洲象曾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区域。然而,随着地质历史的变迁和人类对森林的大规模砍伐,亚洲象的领地不断退缩,直到现在在云南省西南部偏居一隅。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片拥有北半球现存最高纬度热带雨林的土地,是中国所剩无几的亚洲象种群最重要的家园。
繁衍漫长:亚洲象种群脆弱的另一原因
亚洲象是一种存在着复杂社群关系的野生动物,其中,母象与其依赖母乳的幼象之间的关系,是大象个体间最紧密的联结关系。幼象年纪越小,与母象和家族的联结也越紧密。
由于雌性幼象成年后也依然留在家族中,这种血亲之间的联结会一直延续,也成为凝聚家族的纽带。
亚洲象较长的性成熟期、孕期和育幼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种群恢复的难度更大。而人类活动对亚洲象的种群可能还有其他深远的影响。
比如,栖息地破碎可能导致亚洲象的近亲繁殖。由于种群规模随着栖息地碎片化而缩小,对每一个成年个体来说,其潜在配偶也因此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会导致大象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降低,使种群更加脆弱:因为近亲繁殖导致大象个体间亲缘过近,一旦遗传性疾病发生,将会影响整个区域内的种群。
亚洲象:智慧迷人的雨林巨兽
亚洲象是具有高度智慧和丰富行为的大型哺乳动物,善于根据季节规律寻找适合觅食、育幼、繁衍生息的功能区域。
亚洲象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和长久的记忆,通过个体间的密切协作和深度沟通,不断积极地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互动,努力适应生境的改变,同时也对生境进行强有力的改造。
亚洲象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绿色和平对亚洲象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一直在进行。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通过以清理外来入侵物种、恢复原生植被为主,同时选择亚洲象喜食的本土野生物种进行植被再造,并结合其他森林管理方法的模式,逐步修复森林,来重建亚洲象的家园。
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破碎的森林重新连结成片,亚洲象在世界最北的热带雨林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