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联合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发起的“第63期鳌山论坛——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研讨会暨2020年中国科协年会世界海洋科技论坛滨海湿地分论坛”在青岛召开。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教授Edward A. Laws、美国地质调查局国际合作部主任Matthew E. Andersen、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叶思源担任本期论坛执行主席。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所长吴能友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并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调查和研究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此次论坛聚焦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增温效应、蓝碳埋藏、水域初级生产和富营养化等影响湿地生态功能的热点问题,分别就湿地服务功能、植物群落和营养条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植物入侵和气候变化对滨海湿地生物地质演化的影响及环境扰动对湿地蓝碳碳库的潜在影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讨,总结了滨海湿地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动态演化及保护措施,提出了多学科合作和加强湿地保护相关教育的理念。
与会专家表示,滨海湿地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宝贵的生态服务功能,是支持全球长期经济繁荣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滨海湿地面积持续减少,功能显著退化,从而导致多重生态环境问题,形势十分严峻。作为一个多圈层高度交互的生态系统,滨海湿地亟需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开展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同时,湿地的保护和修复迫切需要基础理论和监测数据的支撑,需要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做好顶层设计,从而开展科学的、符合自然规律的保护和修复。
据了解,数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先后在辽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和江苏盐城滨海湿地开展了大范围的综合性地质调查,基本查明了我国北方滨海湿地沉积演化的地质过程。2018年,该所在辽宁盘锦、山东东营、江苏盐城等地建设了4个增温研究野外监测站,覆盖了我国北方以芦苇和互花米草为主要植被类型的典型盐沼湿地。同时,这4个监测站与美国佛罗里达州、西班牙埃布罗三角洲以及丹麦斯凯灵恩半岛等湿地监测站共同组成了全球典型滨海湿地生态地质环境监测网,开展了横跨不同纬度带、不同生境、不同历史演化阶段的湿地生态系统对比研究,为全球科学家和政府决策部门解决滨海湿地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国际性科研平台。
与会专家提出,滨海湿地研究领域仍有一系列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亟待突破:应从滨海湿地功能驱动效应、生物多样性状况、生境模拟预测方法和监测技术等多方面开展系统研究;要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等全球性问题的实用性调查技术;加强碳循环和水域初级生产力调查方面的国际合作及数据共享,提高全球碳循环认知;加强数据和成果交换,继续开展对比研究。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全球尺度的三角洲-河流对比性研究可从更广泛的视角揭示自然规律,提高对滨海生态系统的科学认知和对湿地生态地质作用机制的理解;以江苏盐城滨海湿地作为示范,整合中外研究力量、观测平台和研究设施,为我国滨海湿地功能调查和研究搭建了完善的科研平台。专家建议,基于生态系统间的相互关联,探索多圈层生态系统的综合性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