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以来已关闭固体矿山240个,修复治理矿山250个,治理面积3万多亩,累计投入各类资金3.62亿元
“你看,这棵月季开得多漂亮!”7月28日上午,在峰峰矿区寺后坡一带山体之间新开辟的一大块儿平台上,河钢邯钢矿业分公司矿山治理组副组长樊亮指着花圃中两朵鲜艳的红色月季花兴奋地说。
沿着平台中间两三米宽的小路走过去,是一个刚刚建好的凉亭。虽是盛夏,站在凉亭里,却是清风拂面,特别凉爽。远眺四周,都是连绵的绿色山体,山脚下新修的柏油路蜿蜒曲折。
“看到我们种的花儿开了,很是欣慰。”樊亮感叹说,“以前这里是一个废弃的灰岩矿,山上沟壑纵横,山体破烂不堪。慢慢地,这里变成了垃圾场,好多垃圾车到这里倒垃圾。”
樊亮家就住在离这儿两公里处的彦亭村,对过去的情景十分清楚。“那时的空气可没有这么好,一年四季都是灰蒙蒙的天,百姓都绕着走。”
邯郸市作为资源型城市,是老工业基地,各类矿山曾一度超过3000个。长时间、高强度的矿山开采,既破坏了周边人居环境,又造成土地荒废、渣石占地和地表塌陷等多种不良后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邯郸市大力推进矿山关停取缔和露天矿山深度治理工作,全力进行生态修复,偿还历史欠账。自2016年以来已关闭固体矿山240个,修复治理矿山250个,治理面积3万多亩,累计投入各类资金3.62亿元,极大改善了区域生态和矿山地质环境。
源头保护、减量管理。邯郸市在全省率先实施矿业权减量化管理,对经营管理粗放、生产效益低下、环境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采石场、小灰窑实施全面停产整治,出让期满一律关闭,依法依规坚决关停取缔,全市露天矿山数量已由2016年初的118个减至目前的19个。
同时,关治并举、停绿结合,对无责任主体露天矿山,通过引水上山、客土回填、山体禁采、封山禁牧等措施,开展大规模的山体绿化,增绿护绿用绿多管齐下,既实现山体生态修复目标,又增进周边百姓的绿色福利、生态福祉。目前,全市已累计财政投入1.42亿元,对155个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进行治理,治理面积1.39万亩。该市还实施95个有责任主体的关停取缔露天矿山治理,治理面积1.17万亩,已全部完成。
邯郸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主管领导高度重视矿山治理工作,高频高位持续调度,每月轮流在相关县(市、区)召开调度会,极大地促进了属地政府主体责任落实,形成整治整改工作合力。
涉县强化领导责任实行“五个一”,即“一个治理区域、一名领导成员、一套工作人马、一个实施方案、一抓到底”,分包领导吃住工地,现场抓、盯着干,全程负责。
峰峰矿区落实责任全域化,按照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办法,实行区委主要领导带头分包、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属地乡镇配合抓落实机制,并构建多元化机制汇聚“活绿”动力,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持续推动矿山整治“多腿走路”的资金保障机制。自2017年至今已累计投入2.56亿元资金,完成露天矿山治理90处,修复绿化露天矿山面积2万余亩。
樊亮告诉记者,河钢邯钢矿业分公司位于峰峰矿区境内。矿区实施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工程后,该公司积极参与,在矿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专业人员指导下,负责银保治理区、同顺治理区等4个区域的修复治理。目前,这4个区域治理已全部通过有关部门验收。
“先是清理垃圾及裸露岩面上的危岩和浮石,并进行台阶式治理;削高填低把采矿平台整治为连贯平台,然后再在平台上覆盖黄土,种植乔木、灌木等,把矿山变成青山。”樊亮指着对面的一个山体告诉记者,“机械上不去山,那些山上的土、树苗等都是我们工人一筐一筐背上去的!”
“修复过程特别辛苦,但是看到治理后,矿山变成了景区,空气好了,路好了,百姓游玩儿的地方多了,特别有成就感!感觉日子也越来越幸福了!”樊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