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全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和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推进会精神,加快推进长江干流洞庭湖片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6月20日上午,长江干流洞庭湖片区课题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组织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湖南大学、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湘潭大学、中南大学、中南林业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和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代表召开了驻点工作推进会。会议由洞庭湖片区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庄绪亮研究员主持,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运管部主任刘录三和常德市生态环境局常务副局长万勇参加了此次会议。
图1 夏日洞庭湖
会议首先听取了常德、益阳、岳阳、株洲、郴州、娄底等各驻点工作进展汇报。汇报内容包括驻点城市主要环境问题解析、洞庭湖入湖水体水质分析和水环境容量核算、污染源和污染负荷贡献解析、针对性措施等四个方面。会议认为,通过大家的共同协作,驻点工作稳步推进,已初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下一步将围绕区域共性问题和城市特色问题继续开展工作,争取更大成效。
图2在线视频会
刘录三指出,洞庭湖片区课题及各驻点城市工作扎实,成效显著,未来可期。各工作组统筹疫情防控和驻点研究两不误,送课题、解难题,以实际行动践行着长江中心“科学研究与行政管理紧密结合、科学研究与治理工程协同推进”的战略定位。下一步希望片区课题组与各驻点负责团队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成果导向,聚焦地方需求,与其他片区形成良性互动,切实提高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的科技含量,长江中心运管部将一如既往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庄绪亮在总结时强调,一年以来,片区各驻点城市工作渐入佳境,为片区整体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他指出,目前正值污染防治攻坚战收官之年,各地生态环境问题压力普遍较大,作为驻点工作组,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和长期积累,主动靠前,做好地方政府的科技智库。洞庭湖片区水系复杂,呈现“众星捧月”的特征,解决洞庭湖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上游“四水”及众多支流的问题。因此,算清总账,明确上游水体水环境容量和污染负荷总量是我们下一步工作重点。他表示,作为牵头单位,生态环境中心将进一步发挥协调作用并深化总结,与各驻点负责单位紧密合作,共同打造与地方政府互相融合的科技支撑团队。他要求,片区和各驻点城市工作组下一步要重点围绕“六个点”、“四条线”、“一个面”的整体思路,针对磷和重金属的共性问题,继续扎实开展工作,形成科学合理的洞庭湖片区综合治理技术方案,有效支撑洞庭湖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