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低碳城,今天是2025年01月05日 星期日 让低碳离你更近
低碳学院 > CARBON 100
地球上每5秒钟就有一片土壤遭到侵蚀 保护黑土地的同时别忘了南方红壤
2020-06-11 浏览:2538人
分享至:

每5秒钟,地球上就有一片约足球场大小的土壤遭到侵蚀;每年,全世界土壤侵蚀导致250亿—400亿吨表土流失;如果不采取行动减少侵蚀,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粮食损失将达2.53亿吨,相当于减少了150万平方公里的作物生产面积或者是印度全部的耕地……


“目前土壤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什么?是侵蚀。”12月5日是世界土壤日,今年的世界土壤日主题是“阻止土壤侵蚀,拯救我们的未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等专家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指出,我国土壤侵蚀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保护东北黑土地已成为各界共识,相比之下,对南方红壤侵蚀问题认识还需加强,相应的保护政策和科技治理手段亟待跟上。


“长出”两三厘米土壤需千年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俗话说,万物土中生,那土从哪里来呢?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地球表面形成2—3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长达1000年的时间。”赵其国院士说,土壤主要来自岩石风化和有机物质积累,可见来之不易。


但是,土壤一旦遭到侵蚀,流失速度惊人。“坡地土壤最容易被水力侵蚀盯上,一旦发生侵蚀每年至少流失1厘米。”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梁音研究员表示。


水力、风力、冻融等自然因素是土壤侵蚀发生、发展的先决条件,人为因素则是加剧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


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了土壤侵蚀面积和侵蚀程度不断扩大加剧,其侵蚀速率为自然侵蚀的数十倍、数百倍以上。


据梁音介绍,土壤侵蚀后将导致土地被破坏、加剧洪水危害、引发自然灾害等。全球肥沃土壤也因此快速消失,导致表层土壤变得贫瘠,人类或将面临新的粮食危机。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的流失速度比自然补充速度高57倍,大大高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土流失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约相当于GDP总量的3.5%。


南方红壤侵蚀应引起重视


根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提供的图表,我国的400毫米降水线与“胡焕庸线”重合。也就是说这条线的左侧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以水力侵蚀为主;线的右侧人口稀少,以风力和冻融侵蚀为主。


在水力侵蚀地区,东北的黑土地与南方的红壤是重要的两个区域。东北黑土是世界公认的肥沃土壤,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为此,国家有关部委专门制定了《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明确提出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这块珍贵的黑土地。南方红壤包括15省,共888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约128万平方公里。


对于南方红壤许多人会认为,这里气候湿润、植被茂密,土壤侵蚀不会太严重,实际状况是怎样呢?


“在江西中部的吉泰盆地,我们可以看到类似新疆火焰山一样的‘红色沙漠’,在江西兴国县有大片的白沙岗群,还有随处可见的林下坡地水土流失现象。”梁音介绍说,根据2012年的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南方红壤水土流失面积约为16万平方公里。


从数据上看,红壤侵蚀问题没有东北、西北严重,但是南方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开发强度大,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生态后果也更为严重。


开发不可盲目治理也要避免误区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生态保护力度,土壤水力侵蚀面积逐年下降。但是在局部地区,盲目开发利用土地、忽视科学治理的案例还在不断上演。


在许多人看来,多种树就能保持水土,在这一理念驱动下,许多地方把坡地开发用于经济林木种植。“某省曾提出25度以下的坡地全部开发利用,再造一个新省的口号,遭到专家一致反对。”梁音告诉记者,南方红壤地区人多地少是不争事实,但是对于坡地开发要慎重。树种选择不当、林草结合不好、栽培技术落后等因素,都会导致林下水土流失。


“强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是开展林下经济开发活动的大前提。”梁音说,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技术试点,逐步扩大中药材种植、无公害养殖等林下经济开发活动。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绘成了南方丘陵区土壤可蚀性K值分布图,揭示了南方土壤侵蚀的隐蔽性问题;并开展土壤侵蚀机理及防蚀机制研究,得到了降雨侵蚀力模型。同时,推出了一系列水土保持关键技术,比如坡耕地与坡地茶果园成套技术、稀疏侵蚀林地植生工程技术、崩岗侵蚀治理技术等,在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


“水土流失治理是一个长期存续、不进则退的过程,治理任务重、成本高,巩固难度大,科学治理显得尤为重要。”赵其国院士认为,对于遏制我国土壤退化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性科学问题,以及土壤侵蚀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比如土壤侵蚀过程与水土保持原理、土壤侵蚀演变过程与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国家应当高度重视并加大科技投入。

要闻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 个人账号 单位账号
  • 点击刷新 输入图中字母:
《使用协议》/《免责声明》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忘记密码
  • 点击刷新 输入图中字母: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