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低碳城,今天是2025年01月22日 星期三 让低碳离你更近
低碳学院 > CARBON 100
珠江“经络畅通” 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守住底线
2020-05-19 浏览:2642人
分享至:

1.jpg

珠江,是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汇聚而成的复合水系,流量为中国第二大河流,第三长河流。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珠江保护非常关注,其中10多次提到“珠江”。要求加快制定珠江水量调度条例,严格珠江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加强珠江河口综合治理与保护,推进珠江三角洲河湖系统治理;开展珠江河口区域水资源、水环境及涉水项目管理合作,重点整治珠江东西两岸污染,规范入河(海)排污口设置等。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绿色发展之路,在珠江流域成为共识。目前,珠江流域水质在全国主要流域中稳居前列。

挂图作战,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社会行动起来,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珠江母亲河,做珠江的守望者,把破坏水环境行为作为我们共同的敌人。”2019年10月,广州市民间曾发出保护珠江倡议书。

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流经六省区及越南北部,从而形成支流众多、水道纷纭的特征。

多年来,珠江流域水质在全国主要流域中稳居前列,但是,由于区域内人口密度大、经济开发强度高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等因素,流经城市内河涌以及部分跨市河流污染较重,导致珠江水质受到一定影响。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保护珠江,一直是国家有关部门、广东省的一项重要工作。记者梳理发现,2013年2月,广东省制定《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年—2020年),提出总体目标“一年新进展,三年新突破,八年水更清”,明确提出,2014年前划定东江、西江、北江和韩江等重要河流水源保护敏感区,敏感区内禁止建设化学制浆、印染、鞣革、重化工、电镀、有色、冶炼等重污染项目。

“充分发挥珠江水运运能大、成本低、能耗小、污染少等比较优势,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和沿江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2018年5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和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布《推进珠江水运绿色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年)。

2019年11月,水利部印发《珠江—西江经济带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对珠江流域重要河段的岸线保护与利用进行规划,充分体现了保护优先的理念。

“面对我省水环境的问题与短板,广东把水污染防治作为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举全厅之力、汇各方合力,以国考断面水质达标为目标,以挂图作战、系统治水为手段,奋力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说。

除了官方河长,还有民间河长

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三届“中国水周”,广东省河长办正式开通全省统一的河长热线电话,诚邀公众监督河湖管护。

该河长热线将24小时不间断受理群众涉河问题投诉。当市民拨打河长热线时,服务平台将通过AI导航服务,利用语音识别,将市民投诉电话精准转拨至相应区域的河长办,实现通话过程录音、话单的同步,以便后续的记录翻查。

2017年年底,全省境内河湖全面建立河长制,构建省、市、县、镇、村五级河长制组织体系。目前,广东已设立省、市、县、镇、村五级河长3万多名,加上村民小组设立的河段长兼巡河员,总人数超过15万名。

《广东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广东省境内东江、西江、北江、韩江及鉴江五大河流(流域)分别由省委或省政府负责同志担任省级河长。

除了官方的河长,还有民间的河长。

在广州市天河区车陂涌,时常能看见志愿者巡河的身影。天河已在13个街道组建了多支“巡河护涌”志愿服务队,共有队员800多人,民间河长70多人。

河长制的推行,让珠江流域的保护有了强有力的抓手。

珠海高栏港区位于珠江入海口,地理位置优越、水生态环境适宜,从事水产养殖、运输活动较频繁,但无序发展的养殖业也带来了侵占水道、河岸和蚝壳乱堆放等一系列问题,附近生活的群众深受其扰。

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该区通过采取拆除非法渔业设施、违章建筑综合执法、河道清漂、污水管网改造等一系列有力措施,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我小时候还在这条涌里游泳,现在看到河涌重见天日,心情很激动。”广州天河区珠村公司党总支书记潘伟坤兴奋地说。有着“中国乞巧第一村”之称的珠村,将已经被水泥路面覆盖20年的深涌中支涌,重新揭盖复涌,珠村再现20多年前岭南水乡神韵。

记者采访发现,珠江流域通过河长制,解决过去许多想解决而又无法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水环境和水生态发生显著变化,群众的获得感明显增强。

城市案例

佛山:全国首创河心岛岛长制

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镇的北江支流上,有一个名叫“鲤鱼沙”的河心岛。从高空俯瞰,岛上密林掩映,绿意盎然,成千上万只鹭鸟聚集于此。

佛山河网密布,西江、北江穿境而过,境内共有3207条河涌,146座湖库,全市水域面积约占10%,是典型的岭南水乡。

2017年以来,佛山将48个河心岛的生态修复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在全国首创河心岛岛长制,以此带动全市水域生态保护。

佛山是以制造业立身的城市,2019年成为广东省第三个GDP过万亿的城市。佛山在水生态文明发展过程中尝到了甜头,收到了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双丰收。2019年,该市财政科技投入98.16亿元、市创新创业引导基金总规模达90.7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839家、实现全职引进两院院士零的突破……

肇庆:坚持生态环保“三个绝不”

肇庆是粤港澳大湾区内重要的生态屏障,西江流经肇庆全境。肇庆始终坚持生态环保的“三个绝不”:绝不以透支资源来换取一时的效益,绝不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一时的繁荣,绝不以牺牲老百姓健康和子孙后代福祉来换取一时的政绩。

良好的生态环境,人才、企业、高校纷至沓来。

肇庆新区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张琼岛,是肇庆新区引入的第一位博士。他笑言:“新区一年顶其他地方三年。”

“新区的环境依山傍水,港澳和国外的科研人才很在乎科研的环境,对生活品质要求高,肇庆的水、空气、生活环境都是无可挑剔的。”跨行科技技术总监兼副总经理刘立说,在进行一番考察后,跨行科技最终选择在肇庆落地。

2019年,肇庆市4所本科高校加快建设,引进香港公开大学合作办学,广州大学松田学院、香港城市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落户肇庆。

在珠江流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许多地方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发展之路、高质量发展之路。

要闻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 个人账号 单位账号
  • 点击刷新 输入图中字母:
《使用协议》/《免责声明》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忘记密码
  • 点击刷新 输入图中字母: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