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低碳城,今天是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 让低碳离你更近
低碳委

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普查数据看变化”系列评论之一

2020-07-03 浏览:672人
分享至:

历时3年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形成的数据表明,近十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减少,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我国重点行业产能集中度提高,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以造纸行业为例,和2007年相比,全国造纸行业的产品产量增加了61%,企业数量减少了24%,单个企业平均产量提高了113%。同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其中化学需氧量减少了84%,单位产品的排污量在大幅下降。这些意味着企业的内生持续发展实力不断增强。

  我国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加快。与2007年相比,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等六大类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数量增长20%-60%;采矿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企业数量减少34%-93%,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国一直坚持落实新发展理念、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生态环保力度等密切相关。10年来,我国的经济总量一直增长,但污染物排放量却减少了,发展质量提高了,这充分说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可以协调共进的。

  当然,产业结构调整绝非朝夕之功,我国重点流域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需要持续发力。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待深化。普查数据表明,传统产业仍是污染大户,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等5个行业占到全国工业污染源总数的44.14%。另一方面,产业布局仍不合理。例如,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五省各类污染源数量占到全国总数的52.94%,产业布局过于集中,局部地区污染排放强度过大,不仅远远超过了当地的环境容量,而且也影响了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

  要从根本上缓解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压力,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乎全局、整体、长远的大事。能否顺利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和比较竞争优势,直接关系我国能否最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能否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当前,虽然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我们不能因一时的困难而放弃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继续做好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大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企业进行自主革新、实现转型发展的积极性。当前,一些地方制定了支持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的鼓励措施,强化正面激励和示范效应,引导和倒逼企业深度挖掘自身绿色发展潜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各地还需要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困难,进一步丰富政策工具,激励企业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开展技术装备升级改造,形成“良币淘汰劣币”的机制,增强企业转型升级的主动性。

  如果说技术革新以企业为主导,那么调整产业布局更需政府发力。当前,产业布局不合理问题已经成为阻碍部分区域、流域产业发展和环境质量改善的顽疾之一。例如,长江经济带化工企业数量多、密度大、布局不合理,不仅存在巨大的生态环境安全风险,而且给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压力。这个问题在其他区域、流域以及一些省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今后,我们要用好“三线一单”,从根源上破解产业布局难题。用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框住空间和开发强度,用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住环境准入,发展就有了绿色标尺。

  在做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我们要抓住当下产业迭代升级的历史机遇,积极培养新经济,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一方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础研究,加大资金、人才等投入,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另一方面,积极推动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线上线下一体联动的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从低端走向中高端、从“夕阳”变“朝阳”。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面对任何风险挑战,都要坚定不移坚持转型发展战略不动摇。在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尽快扶持孵化新经济。我们相信,中国经济定将释放新的活力和潜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