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综述
李文华长期致力于森林生态和资源生态工程的研究:专著《西藏森林》填补了地区空白,为高原森林保护与合理利用起到了奠基作用;建立了高原森林、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优化模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领导西南资源开发研究,为国家发展战略向西部转移提供了科学依据;倡导生态农业研究,使千烟洲模式成为红壤丘陵整治的典范;组织领导《人与生物圈》等多项大型国际科研计划;在自然保护区管理、森林科学经营,区域生态建设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50年代开始,他对北半球分布最广的暗针叶林进行了系统的生态学研究。他率先用数学模型探讨森林植被宏观分布规律,提出了欧亚大陆暗针叶林历史演化和统一起源的假说。从欧亚大陆最北的泰加林,到中国东北和西南山地以及青藏高原的暗针叶林,他都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和定位研究,探讨了暗针叶林的起源及其演化规律,揭示了暗针叶林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特征,研究了暗针叶林在欧亚大陆分布的地理规律及其地带性的数学模拟。这项研究是70年代完成的,在当时对中国森林地理的定量化研究起了先导作用。
为解决红枣裂果等难题,临县成立红枣院士专家工作站,邀请中国工程院李文华院士牵头,中国林学会秘书长陈幸良、国家林业局枣产业专家组组长刘孟军等专家组成院士专家团队,重点围绕临县红枣产业提质增效和加工升级开展研究,并将实验室研发的红枣酵素等产品应用到临县当地。
科研成果
李文华研究成果纳入了《中国植被》及《Mountain Research and Devel opment》,被国内外广泛引用,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先后获得13项国家和省部级奖。
1988年与孙九林共同主持,首次在微机上建立了洛阳国土资源信息系统,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术论著
主编《西藏森林》、《中国的自然保护区》、《中国农林复合经营》、《Agro-Ecological Farming Systems in China》、《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生态农业的技术与模式》等20部专著、文集,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主编有关自然资源、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系列丛书40余部,兼任《自然资源学报》和瑞典皇家科学院《人类环境杂志(AMBIO)》中文版主编。
在1996年主编出版了《中国森林资源研究》专著,对中国森林的基本特征、结构功能以及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他组织学者完成了《中国资源百科全书·林业资源卷》,并参加了《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林业卷》的编写,该书集体获得了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